DB6105∕T 196-2023 黄花菜生产技术规程(渭南市)
ID: |
738AB9B120C64F8DAD9FD820ACEF2605 |
文件大小(MB): |
0.17 |
页数: |
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渭南市地方标准,DB6105/T 196-2023,2023-12-01 发布2024-01-01 实施,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CS 01.110,CCS A 01,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DB6105,DB6105/T 19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编,写,本文件由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小强、曹红霞、赵伟、蒋丽媛、唐磊、刘小媛、张海红、王震、何小英、王,巧丽,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6105/T 196-2023,1,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黄花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采后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渭南市区域内黄花菜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春苗,黄花菜在春季抽生的青苗称为春苗,3.2,秋苗,花蕾采收完毕后抽生的青苗称为秋苗,4 产地环境,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pH 值为6.5~7.5 的沙壤土或壤土。农田大气、水质、土,壤应符合NY/T 391 的规定,5 生产技术,5.1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5.2 种苗准备,以分株繁殖为主。选择健壮、无病害的生长4年至6年株丛,花蕾采收后挖取株丛的1/4~1/3的分蘖,作为种苗,5.3 栽植,5.3.1 栽植时间,春栽4月上旬;秋栽9月上旬,5.3.2 整地施肥,DB6105/T 196-2023,2,每666.7m2 混合施腐熟农家肥2500kg~3000kg,过磷酸钙50kg~60kg,深翻30cm 以上,耙磨整平,5.3.3 栽植密度,宽窄行定植,宽行90cm~100cm,窄行40cm~50cm;等行定植,行距80cm。2株~3株一穴或3株~6,株一穴,穴距25cm~30cm,5.3.4 栽植方法,栽植深度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栽后浇透定根水,5.4 田间管理,5.4.1 灌溉,在苗期、抽薹期、花蕾期、采收后灌水,10cm 土层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要求,5.4.2 施肥,每666.7m2 苗期施磷酸二铵15kg~20kg、尿素5kg~10kg、硫酸钾10kg~15kg;抽薹期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20kg~25kg;花蕾期结合灌水,每7d~10d 用水15kg+中微量元素(硼砂等)50g+硫,酸钾100g 或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喷施。肥料应符合NY/T 496 要求,5.4.3 中耕培土,春苗出土前中耕1 次,出土后中耕1 次~2 次,抽薹后结合中耕培土1 次,5.4.4 断根间挖,栽植6 年至8 年后及时断根或间挖,6 病虫害防治,6.1 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锈病、根腐病、叶枯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蓟马、蚜虫、红蜘蛛、蛴螬、地老虎、蜗牛等,6.2 防治方法,6.2.1 农业防治,深耕晒土,培育壮苗,增施有机肥,中耕除草,清洁田园,6.2.2 生物防治,选用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和康壮素、Bt 等生物源农药,6.2.3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蚜虫及蓟马等害虫。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地老虎、金针虫等害虫,6.3.4 化学防治,DB6105/T 196-2023,3,执行GB/T 8321,具体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7 采收,采收个大饱满、花嘴欲裂未裂、色泽金黄的花蕾,8 采后管理,采后结合深翻,每666.7m2 施三元素复合肥25kg~30kg;秋苗经霜凋萎后,施过磷酸钙50kg~60kg,微生物菌肥80kg;土壤上冻前培土护蔸,配施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及时清园,DB6105/T 196-2023,4,附录A,(资料性),A.1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A.1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适期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667m2 使用方法,锈病发病初期,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5g~75g,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g~20g,喷雾,喷雾,根腐病发病初期,15%络氨铜水剂,200 倍液~300 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5g~60g,灌根,喷雾,叶枯病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200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3g~153g,喷雾,喷雾,炭疽病发病初期,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g~75g,480g/L 嘧菌百菌清悬浮剂,100ml~120ml,喷雾,喷雾,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始期,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00g~3500g,20%噻唑膦水乳剂,750g~1000g,沟施、穴施,灌根,蓟马株被害率>20%,20%虫螨腈唑虫酰胺悬浮剂30ml~40ml,25%噻虫嗪水散粒剂,10g~15g,喷雾,喷雾,蚜虫,有蚜株率达,10%时,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g~4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
……